锻造“金师+”+打造“金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实践与探索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12 09:55:26 浏览次数: 【字体: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人才支撑,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赋予教育的重要使命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天津滨海职业学院自2019年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来,拓宽教师的学术视野和教学思路,不断探索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和方法,促进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教学科研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提 升,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

一、岗位培养,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创新能力

学校从2020年开始按照要求配齐一支有情怀、有担当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但这支队伍主要由思政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以及以转岗形式吸收的优秀专业教师、党政管理干部等组成,系统化思政理论知识掌握参差不齐,急需建立一套完善的思政课教师岗位培养机制,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经过我们几年的摸索,“三堂共振无界兴师”的思政课教师岗位培养新理念助推了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一)理论课堂强思想

依托教育部“周末理论大讲堂”、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 平台等线上数字课堂,以及聘请全国思政课程“金师”,打造思政课教师领军团队,定期进行线上线下全程伴随式指导。三年来,组织思政课教师集中参与线上集体备课、理论学习百余次;每学期末组织专题脱产培训,邀请30余人次专家入校开展培训。完善思政课教师成长考评体系,将教师个人继续学习情况计入个人发展档案,动态监测思政课教师增值表现,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理论修养和综合素质,构建常态化思政课教师岗位培养机制,实现常态化培养。

二)助教课堂强技术

建立互助共进机制,打造一对一、一对多助教课堂,通过思政专业教师和转岗教师、骨干教师和萌新教师“一对”结对,以及金牌教师领军,打造“一对多”引领,助力全体思政课教师全面发展。实施“师徒结对”,把萌新教师转岗教师快速培养成学校骨干力量1人次获得2024年全课“萌”组邀请天津市思政名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培育打造校级名师工作室,把骨干教师培养成思政名师。三年来,1人次获得天津市思政课教学比武一等奖2人次获得二等奖7人次获得三等奖4人次获得优秀奖。建立思政课教学科研创新工作室,依托特聘专家团队培养市级名师和骨干,学校网络思政名师工作室在天津市该项目考核中获评优秀,在抖音平台发布作品 78,获赞 7.4,粉丝 2.1,浏览量92.1万,26件作品被人民日报“视界APP精选,多个作品被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人民网、学习强国转载和报道。

三)实践课堂强情感

打造“大思政”社会实践课堂。在街道、社区、企、乡村建立“大思政”实践基地 25,依托思政课教师考评体系,推进思政课教师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开展“四进四宣活动,进街道、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宣传党的创新理、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宣传法律知识、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年来累计开展各类宣讲 200余场,受众 2万余人,深,围丽“滨”高质量发展主线,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带领学生深入街道社乡村企业、红色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构建了“四融四化”思政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完成近7万字的实践教学教案,设计12个教学基地的学生实践教学指导手册。在实践活动中,师生共同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理论本质,共同关注时代、关注社会 ,汲取养分、丰富思想,思政课教师能够动情地讲活思政课 ,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想认同。

二、横纵贯通,赋能思政课教师铸魂育人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学校从思政课教育与专业课教育协同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两个方面着手,横纵贯通,赋能思政课教师,锤炼铸魂育人能力。

(一)横向推动专业课教育与思政课教育的协同创新

校内全员组队、系统设计,按照专业群(课程群)组建 “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的跨界协同“联队”,促进思政课教学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服务专业发展。通过举办课程思政集体备课、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教师教学培训等不同形式的交流活动,思政课教师指导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立足岗位培养思想政治素养;专业课教师向思政课教师介绍专业育人目标以及岗位职业素养要同时结合岗位素养要求,将专业实践基地作为“大思”基地,思政课教师深入专业实习企业,了解企业文化明确岗位职业道德、职业情怀、职业素养要求,形成一批典型的思政案例,在课堂中结合案例开展思政课教学,增强,打。学校2门课程被认定为天津市课程思政示范课。根据20222023年连续两年麦可思报告显示98.19%的毕业生认为学校课程中融入了思政元素。

二)纵向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协同育人

学院制定了《深化新时代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若干举措》,20216月牵头成立滨海新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联盟,在新区教体局的领导下,统领新区地域内 180所大中小学校的思政课教师全员协同进行集体备课。从思政课教学协同联动、教改协同研究、选修课协同开发三方面,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三年来,组织大中小学集体备课 12次,思政课教师比赛2次,书记校长讲思政课比赛 1次,各学段学校互学互访共建20次,走进中小学开展政策理论宣讲50余场。

2024年,学校又牵头成立了京津冀大中小学沉浸式集体备课协作共同体,来自京津冀的 114所大中小学校参与其中,以“共建思政品牌课共绘育人‘同心圆’”为理念,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践为素材,聚合各成员学校的优势共同打造“专题资源库、主题课程库、课堂矩阵库、金牌讲师库、样板案例库”。第一次“京津冀十年协同发展集体备课会”于430日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举行,来自三地大中小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思政部负责人、思政课教师500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会。

三、数字画像,助推思政课教师个人成长

针对思政课教师的个体差异,以及学科背景的不同,对照“六要”标准,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搭建平台,设置思政课教师成长考评体系,指导每名思政课教师立足优势、挖掘潜力、找准工作发力点,发挥优势,努力把短板补长,把长板做优,构建思政教师梯队建设新生态。

(一)建立个人成长档案

将教师个人继续学习情况计入个人发展档案,建立智能化增值评价矩阵,全程记录教师成长过程数据,动态监测思政课教师增值表现,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理论修养和综合素质,构建常态化思政课教师岗位培养机制,实现常态化培养,关心、关爱、关注每位教师的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打造全体教师全面发展的思政课程“金师”团队。

二)完善成长考评体系

调查分析思政课教师个体基础差异,设置理论素养培训参与度、参与实践活动频度、学生评教、教师互评、学校考核、说课比赛、参与教研活动频度、教科研成果、服务社会能力、数字化运用能力十个教师个体增值观测点,绘制“一师一初始画像”,利用思政课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全程记录多元评价的数据,建立十维度的智能分析矩阵,每年度对比教师个人初始画像开展增值评价,对增值表现好的教师及时加以表彰,对增值表现欠佳的教师加以鼓励,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定制化“菜单式”个性化培养方案,助力其快速成长。对连续2年增值表现欠佳的思政课教师,实施退出机制。

今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布。意见强,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支撑。我们将继续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深化教师队伍改革创新,引导广大教师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